作者 張依婷
獨立評論@天下 2/22/2021|原文點此
《火焰中的祖宗容顏》這本書裡,阿里山地區的山林不只是作者伐依絲・牟固那那(faisʉ . mʉkʉnana)童年往事裡的背景,而是與牟固那那本人及部落相連的生命共同體。無論是yoyohu(友友湖)和lalauya(樂野)之間的稜線台地,從石桌到hopiyana(奮起湖)之間的杉樹黑林,還是散佈在山腰各處的野山櫻花──作為鄒族人「母親山」的阿里山與其自然地景,跟著族人見證了殖民暴力,還有無法被暴力完全消滅的原住民族韌性。
被隱形的原住民族
原住民族在台灣一直是個「被隱形」的存在。讀者們可能會問:過去幾十年來原住民的身影不曾從盛大的公共場合缺席,像是元旦升旗典禮、花博公園的原民風味館……,2016年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典禮與2017年的世大運開場中,我們更聽見了排灣族小朋友的歌聲、看見了南勢阿美族神話中的鯨魚,原住民族在台灣怎麼會「被隱形」呢?
雖然在公共盛典中被看見,檯面上的能見度並不代表原住民的傳統領域與主權受到重視,也不代表台灣主流社群已經去除成見、真切理解不同原住民族的文化內涵。2016年總統就職典禮上,排灣族的小朋友們站在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陳建仁的身後唱國歌, 人們聽見了排灣族古調與小朋友們美好的歌聲,卻也聽見旁白在下一瞬間將原住民介紹成「原本粗獷和草莽」的民族。 在慶典中作為隱形「背景」的原住民族,成為被國家與主流大眾消費的表演。
同一年,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台灣原住民長期受到的歧視與剝削道歉,同時將《原住民族自治法》與《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等法案送進立法院審議。然而,對於原住民而言最重要的傳統領域卻沒有受到完全的保障,有將近100萬公頃的原住民「私有地」 沒有納入傳統領域劃設的保障範圍。缺乏法律保障的情況下,未來企業若想要收購私有地、在部落開發,不一定要取得當地原住民的「知情同意」。2016年,亞洲水泥要求延長在花蓮新城礦場的礦權,就是傳統領域與原住民「知情同意」權尚未被落實的結果。無論是在國家建構還是財團發展的脈絡裡,部落生活與原民世界都遭受了被隱形噤聲的壓力。
被合理化的「國家」與殖民戕害
伐依絲・牟固那那對於「國家」給部落造成的壓力是深刻明白的。在《火焰中的祖宗容顏》裡,牟固那那以鄒族女人視角側寫「國家」,以平易近人的文字質疑這個概念的正當性。例如在〈光明乍現〉這篇散文中,牟固那那回憶起戒嚴時期位在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在殖民情境底下莫名被捲入布杜(鄒語,漢人的意思)的政治鬥爭。來自外地的一群布杜進入樂野,佔據了日本殖民時期建造的公共澡堂,將澡堂改成醬油工廠;不僅如此,布杜們將吉普車開進部落,在小學操場架起了電線桿,點亮了家戶與路燈,「整個主部落大放光明」。興奮的部落居民拍手叫好,覺得部落邁向繁榮進步,卻沒料到那些布杜是一群躲在深山裡的共產黨員。不久以後,電燈沒了,醬油工廠裡一片寂靜,一大堆族人在那之後被帶去審問,許多人被判了死刑或是無期徒刑。
面對族人無端被牽連進巨大災難,牟固那那想要理解部落生活在遭逢「國家」這個巨大政權機器時的異化感。以宗族與部落為生活核心的鄒族人,在日本帝國殖民與中華民國黨國治理時期,被迫教化成「國民」,對「國家」效忠,不明所以地被差遣到南洋「保衛國家」,最後卻「落寞地被新的所謂的國家遣回到自己的部落。」
在其他篇幅裡,牟固那那也回憶自己如何成了「國家」的共犯。她寫年少時期參加了「山地文化工作隊」,幫忙黨國到各部落宣導政令、慰問伐木工人,心痛地看著各大林廠大規模砍伐原始山林、破壞祖靈的土地,最終不得不懷疑自己為什麼成為國家的政治宣傳工具。對許多人而言再自然不過的「國家」,象徵著保護與獨立的「國家」,從牟固那那的角度去理解,卻也揭示了其消滅異質性、詆毀原住民族土地與文化的一面。
藉由一篇又一篇的敘事,牟固那那為台灣戒嚴時期歷史記憶補上一塊重要的拼圖。在主流文化中,無論是二二八事件還是後來的白色恐怖都被定調為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衝突,二二八更是被定義為構成近代「台灣人」身份認同的重要事件。然而,這樣的二分法(本省人vs. 外省人)卻將原住民從以漢人為中心的國族論述中去除,或是將原住民化矮化成當代台灣國族建構的背景。
《火焰中的祖宗容顏》所做的,即是將阿里山地區鄒族人在白色恐怖底下所經歷的創傷與抑鬱,以牟固那娜的童年視角呈現出來。在一個原住民歷史淪為表演、被多元文化主義消費的年代,這樣的視角提醒我們「國家」造成傷害,至今不但無從彌補,還時常被加深,甚至遺忘。
個體與集體的生命書寫
質疑與反思之餘,《火焰中的祖宗容顏》仍然維持著生命書寫的基調。然而,對牟固那那而言,所謂生命書寫不僅僅是個人的,她筆下的生活見聞、部落童年也不只是個體的反思,更關乎樂野部落社群,阿里山鄉的地貌,還有那些下了山就再也沒有回來的族人。
在牟固那那筆下,山林與族人和她的生命緊密相連,既是寫個體的「我」,也是從個體的角度去凝視著群體的「我們」。書裡幾篇文章記錄了八八風災造成的慘痛經歷,主流媒體對於這一場災難的報導大多聚焦在阿里山鐵路的重建以及森林遊樂區、旅遊業何時能夠復甦, 牟固那那卻著眼於那些因為走山而遭人遺忘的地景,以及其背後的故事與歷史。
她寫大崩山最嚴重的阿里山觸口明隧道,談及鄒族語喚此地叫meoina (大岩壁)。這個鄒語地名連貫了多個跨越時空的故事:只見牟固娜那娓娓講到了那曾經位在坍塌的meoina大岩壁下方的古鄒族部落iyachiana;小社與大社漸漸在iyachiana古部落安居繁衍;還有因為豐足的生活而產生的悠緩低沉的「岩壁腔」;以及meoina大岩壁地區百年前的第一次走山,造成古部落的族人搬到現在的樂野部落等事蹟。這些故事,不僅只是牟固那那個人的回憶,更是一段關於古部落與近代樂野部落的口述史,是商人、媒體、遊客無法看見的集體生命敘事。
雖然整部作品多由作家的童年敘事與部落社群故事構成,牟固那那卻在多處透露著對於當代鄒族年輕人的擔憂。在〈火焰中的祖宗容顏〉這篇文章末尾,牟固那那說道:
再怎麼依戀古老的故鄉,年輕一代有年輕一代所要努力面對的環境,而他們的成就一樣是鄒族的光榮。他們和過去披著皮衣在山林間披荊斬棘的老祖宗們所面對的不一樣了,但是,流著的鄒的血是一樣的熱,鄒的心也是一樣的堅毅。
大概也是這份擔憂,提醒了我們文章開頭時提到的原住民在台灣「被隱形」、「被消費」的問題,以及在法律層面缺乏的保障。這份擔憂,雜揉著牟固那那對當代鄒族青年的信任、對鄒的熱情,也讓讀者看見了那抵擋了無數災難與暴力的韌性。
《火焰中的祖宗容顏》在傷害中勾勒生命力的輪廓,又在描寫生命力之時不忘提點危機的存在。寫無知與無奈,寫共犯與政治宣傳,也寫大時代裡的溫柔與日常──這些是牟固那那所跨的維度,邀請讀者進入她的世界的同時,也令我們重複反思自己與鄒族、與台灣原住民的關係。
書名:火焰中的祖宗容顏
作者: 伐依絲‧牟固那那 (faisʉ . mʉkʉnana)
出版社:山海文化雜誌社
出版日期:2018/02/25